景氣前景展望不佳,近期台廠供應鏈亦備感壓力,包含南亞科、群聯、威剛及創見。
8月31日,輝達宣布出口禁令恐令該公司本季損失4億美元對中國的潛在銷售額,並表示計劃尋求新規則的例外情況。對於美國實施出口禁令的作法,中國宣稱將徒勞無功。
專家表示,中國晶片製造商要造出能取代輝達和AMD的先進晶片很難,買家可能選擇多款低階晶片作為替代。這類技術在智慧型手機等消費性應用中很常見,但也具有軍事用途,如掃瞄衛星圖像以尋找武器或基地,以及過濾數位通訊以收集情報等。《路透社》對過去兩年十幾項公開的政府標案進行檢梘,發現中國一些最具戰略性的研究機構對輝達的招牌晶片A100需求殷切德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俄羅斯化石燃料買家。©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
其次是中國,在這一時間段從俄羅斯進口了折合350億歐元的能源。幾個月來,美國一直主張實施價格上限,認為西方對俄羅斯能源產品的禁令促成了價格上漲,讓莫斯科獲得了戰爭資金。越簡單的控罪越難抵賴。
民主黨勝出阿拉斯加這宗新聞也真有意思:在上星期的補選當中民主黨的候選人Peltola勝出,成為民主黨近50年來首次勝出阿拉斯加的眾議員選舉,Peltola也是阿拉斯加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眾議員。這種慣性讓他以為他處於所有規則之上,只要一直賴皮就不用負責。畢竟保羅身分特殊,美國的政治力量又影響全球,要把他的投資和相關的政策連上本來就不困難。就特朗普本身,當選總統後史無前例地拒絕放棄對其家族生意的控制,於是外國政要接連去他在華盛頓市開設的酒店開派對,藉此把錢塞到他的口袋當中,這問題就比保羅佩洛西的丈夫嚴重得多。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民主黨人Mary PeltolaPeltola擊敗的對手,是先前當麥凱恩的搭檔選副總統,曾任阿拉斯加州長的佩林。從他過去從商時如何欺壓小供應商,以及他曾經六次通過企業破產來避債,以足見他不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只是過去一直賴皮混過去而已。
美國主流民意希望議員在任期間不應買賣個股,配偶亦應被納入禁令。而佩林之所以被擊敗,有評論認為和選舉方法有點關係:這次阿拉斯加第一次起用了Instant Runoff Voting來進行選舉。佩林本想趁機會重返政壇,卻敗戰而回。舉個例,美國國會眾議院在七月底通過了晶片法案,市場預期有利晶片工業。
對此,支持特朗普人士提出了各種前後矛盾的說詞,這邊說是FBI插贓嫁禍,另一邊則說特朗普已在卸任前把所有文件解密,所以不算機密文件。第二,是雖然這次學債減免在實質財政上的影響未必可準確估算(畢竟很多人可能本身就還不起,快要變壞帳處理),但總統本身可以一個人大筆一揮改變數以千億美元運的帳面數,從民主治理來看還是有點嚇人。美國政壇關心晶片供應本來十分正常,不過炒股戲謔之所以能夠成為戲謔,是因為佩洛西的丈夫保羅佩洛西喜好股票投資,「秒秒鐘幾十萬上落」那種,而他的入市舉動往往會引起內線交易的質疑。第二,無論文件是否機密,阻礙調查本身就已犯法,而這點已可通過先前的周旋和搜查的發現而確立。
本來議員買賣股票是要申報的,奈何本屆國會已有66名議員犯規,可見問題之普遍。這說法我就覺得有點「魚蛋論」了。
很多香港人只是近幾年才開始看美國政治,面對他的掩眼法時不幸照單全收。例如有些人借錢讀醫,後來賺得理想收入,減免他們的學債好像有點不公道。
這算是美國民主制度的一大問題。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話說美國的大學學費越來越貴,三十年來學費經通貨膨脹調整後仍增加了超過200%。此事引發了不少社會爭論,後面也算是經典的公共政策議題,值得思考。不過事情畢竟涉及自身利益,立法進度十分緩慢。很多人都要靠借錢才讀得起大學,一般要借三萬美元才能畢業,而向政府借錢正是其中一種方式。另一個常見的批評,是說減免學債對那些之前死慳死抵還清學債的人不公道。
如果大家喜歡的話以後轉這個方式寫。文:梁啟智今期美國時評轉個寫法,相對於寫一篇長的分析文,我們來幾篇短打看看效果如何。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佩洛西及其丈夫保羅佩洛西。回頭看,在輿論面前,他恐怕是賣又死,唔賣又死。
這樣就沒事了嗎?非也。拿數千億去幫窮人我當然支持,但程序還是該慎重思考的。
然而如何減免,卻是一個大問題。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自特朗普當選以來,有些評論一直把他當作策略大師來解讀其一言一行,我對此總是不以為意。如果你覺得保羅這樣的股票交易引人質疑是抵死的話,那美國政壇這樣的事情可多了,而且很多案例後面的操作更為明顯。第一,是要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阻止學費本身的無止境增長,這點政府的成績還是不太清楚。
保羅聲稱為免招來嫌疑,便在法案通過前以蝕本價把持有的Nvidia股票賣掉。先不說兩個說法互不相容,也未能回應問題的兩個核心:第一,檔案局與特朗普方面先前已因取回文件而周旋多月
這頭母象並非死於偷獵者之手,而是被當地村民所殺。類似的故事在當地不斷上演,隨著肯亞近年嚴厲打擊偷獵活動,殺大象奪取象牙的勾當銳減,大象數目顯著回升,換來的卻是大象與牧民、村民之戰。
Archers Post一所中學近月多次遭到大象「入侵」,為了尋找食物和水源,大象甚至推倒警署的圍牆。文:TaJ《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肯亞西部桑布盧魯(samburu county)一條小村附近的灌木林,一頭母象被射殺,牠頭部中槍,跟隨牠在附近覓食的一頭小象,如今成了孤兒。
目前,以「威脅人類」罪名遭獵殺的大象數目,已超越偷獵被殺的數目,成為當地大象非自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後母象沒有再走近Archers Post,卻被當地村民追殺。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大象數目回升,棲息地卻銳減至於人類的傷亡數字,粗略估計,2010年至2017年,肯亞約有200人死於大象與人類的衝突。第二晚,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又一名男子死亡。
禍不單行的是,目前肯亞北部正經歷40年來最嚴峻旱災,400萬人要依賴食物援助。或許是太肌餓,大象似乎愈來愈不怕人,有一個民居,在三個月內,五度遭大象「搶掠」。
大象慌忙逃走時,踩死了一名男子。過往四處躲避偷獵者的象群開始探索四周,但同一時間,人類社會亦持續向荒野擴展,當地桑布魯和圖爾卡納部落的牲口數目不斷增加,意味大象要同數以萬計的牛羊爭食。
其後保育組織、國際社會、名人以及當地民眾通力合作,致力打擊偷獵行為,加上中國於2018年起完全禁止象牙貿易,整個非洲的大象數目漸漸回升。去年肯亞北部有至少70頭大象因為「威脅人類」而被殺死。